美食里有瑶山脱贫的故事 大化七百弄鸡进入全国两会餐桌 2020年全国两会刚刚结束,大会的盛况令邹升廷回味无穷。但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全国两会还有一样乡味令他久久回味。 邹升廷是我市一名“85后”全国人大代表。让他感受到乡味的是两会餐桌上来自河池的美食——七百弄鸡。 “油黄、肉白、皮爽、骨香,清淡鲜美,原汁原味,这白切鸡不错。”在两会餐桌上,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品尝七百弄鸡后赞誉有加。 “这道菜不仅美味,更是瑶山里人民群众脱贫的希望。”邹升廷一边吃菜一边介绍七百弄鸡的故事。 七百弄鸡是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一带瑶族群众自繁自养的地方品种,以玉米、谷物等为食,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雄鸡全身羽毛金黄色镶嵌白色雪花斑点,雌鸡毛色以麻羽雪花为主,颜色独特靓丽。在瑶族创世史诗《密洛陀古歌》中就将七百弄鸡奉为“神鸡”。 七百弄鸡生长的大化县是广西4个极度贫困县之一,也是国家挂牌督战县。全县自然条件恶劣,石山面积占全县面积的90.1%,石漠化严重,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8亩。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到七百弄山区考察后认为:七百弄一带是世界上除了沙漠以外,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怎样大力发展产业,同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由于七百弄鸡具有养殖历史悠久、抗病力强等特点,特别适应在石漠化地区繁衍,大化县将七百弄鸡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产业,尤其是作为石山区贫困群众的脱贫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和大力发展。 2016年底,七百弄鸡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认证,品牌开始打响。2018年下半年,大化县开始扩大规模养殖七百弄鸡,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到2019年底,全县建有“联建联养”扶贫车间158个,养殖七百弄鸡200万羽。七百弄鸡产业在全县遍地开花。 通过养殖七百弄鸡,大石山区里瑶族同胞的生活发生了巨变,从穷阎漏屋搬进了厚实牢靠的房屋,从敝衣粝食到衣食无忧、收入稳定……几年时间,大化县共有1.5万多户贫困户5万多人通过养殖七百弄鸡改变命运,奔向小康。 七百弄鸡从瑶族的神话故事中走出来,写下了脱贫攻坚时期新的“神话”。 两会召开前夕,七百弄鸡正式运入全国两会食材专用仓库,这是今年广西唯一进入全国两会定点供应目录的产品。4000余只七百弄鸡从瑶山“飞”出,“飞”上26家全国两会驻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餐桌上。口龙 隆 黄 炼